跳到主要內容區

請一般大學校院配合辦理之重要政策推動事項

配合「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主冊」請一般大學校院配合辦理之重要政策推動事項

ㄧ、政策或計畫議題

編號

政策或計畫議題

提醒或配合辦理事項內容說明

1

校務專業管理(Institutional Research, IR)

 學校應逐步建立事證本位(evidence-based)的校務管理機制,挹注經費資源及專業人力,從學生學習角度出發,多元蒐集質量化資料,以具體之學生學習資訊,透過議題方式深入分析學生來源及特質、學習行為、學習問題及困境(如學習成效、休退學情形等),經過校內(含師生)共同規劃,形成對人才培育及學生學習成效之共同願景及理念,並回饋至招生專業化、教學精進、職涯輔導、就業力養成及校務管理。

2

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

 高教深耕計畫的願景之一,在於培育新世代優質人才,面對全球人才競爭之現實,尤其強調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和跨領域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意;因此,各大學人才培育必然與其招生選才有其一致性,使大學招生亦能重視學生學習歷程的多元經驗:

  1. 因應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適性教育精神,高中課程架構朝向減少共同必修、增加適性選修、跨科目課程教學方向規劃,大學未來招生勢必不能僅依賴學科考試成績作為選才標準,而需以「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方式評量選才,除入學考試成績外,考生在高中之修課歷程及非學業表現(如學習經歷與活動參與)都將會是大學選才時之重要參據。
  2. 本部推動「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試辦計畫」,參與試辦學校應指派或聘任專職人員,建置與維護完整之招生資料庫,針對不同管道招生入學之學生,追蹤分析其入學前、就學中與畢業後的學習表現與職涯發展,以反饋精進大學招生方式、選才條件、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進而銜接選才育才策略、提升辦學績效並促進學用合一。
  3. 各校招生專業化人員應協助各學系根據其辦學理念、發展策略、課程教學特色、招生選才條件、錄取生入讀學習情形及畢業職涯發展之分析等回饋機制,發展各學系適性選才評量尺規,以利於109學年度之前公布各學系招生參採學習歷程檔案之項目與方式,協助高中師生得以預為規劃課程與教學,順利銜接111學年度大學考招新制「申請入學」管道之招生。
  4. 另,目前考生送審資料為掃描PDF檔格式,在資料可運用性與資料架構系統性等仍有相當限制,亟需建立更系統化的資料架構與友善便利的審查介面,以有利審查者在有限時間內進行有效審查,本部國教署推動建置「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考生得以匯出具公信力之歷程檔案,提供大學可讀性高且可加值處理的履歷資料,俾由各大學招生專責單位協助校內學系進行申請入學資料分析、審閱效率化及選才適性化。

3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臺(UCAN)之推廣運用

 為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就業力,建請學校善用UCAN平臺,並落實學校校務研究,掌握學生能力養成情形,建議推動策略,說明如下:

  1. 學校得運用平臺功能,檢視學系養成過程是否讓學生具備就業能力,例如學校得輔導新生進行「職業興趣探索」,診斷學生在各個職涯類型興趣分布強弱,再於學生離校(大三或大四)前進行職能診斷(含共通職能、專業職能),藉以瞭解學生在學系的養成過程中是否於離校前已具備未來就業職場所需能力,提升學生就業準備度。
  2. 學校亦可透過系統「職能養成之教學能量回饋」功能蒐集學生課程意見,透過學生對教學滿意度、幫助度、理解度及應屆畢業生就業準備度等資訊,檢視學系培育方向是否符合產業、社會及實務需求,協助學系及教師檢視課程設計並針對學生能力缺口發展教學,再藉由校內校務研究機制結合學校自行追蹤的畢業生流向公版問卷追蹤結果,掌握學生在學能力養成及其畢業後就業間的關係,以實證數據為基礎,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
  3. 為落實校務資訊公開之精神,建議學校能將學生使用UCAN平臺之施測結果或回饋意見,透過校內校務研究機制,將學生學習成效、畢業離校後之就業表現等資訊適度公布於深耕計畫之資訊公開平臺,促進校際間良性競爭及提供學生、家長選擇科系參考,形成學校改進之動力,以提升大學績效。

4

高教深耕計畫:厚植學生基礎英文能力

  1. 請學校將精進提升學生英語能力之策略,融入高教深耕計畫目標一「厚植學生基礎能力」,重點推動多元語文、增進國際視野,以增進學生之英語能力;並鼓勵學生於畢業前至少出國進行1次一定期間之國際交流活動。
  2. 為提升教師以英語授課專業能力,請學校規劃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以英語教授專業科目)研習計畫,並以培訓種子教師優先支援英語授課課程。
  3. 請獲高教深耕計畫學校且已訂定英檢門檻之學校,應基於學術與專業考量,通盤檢討畢業門檻設定與學生專業能力養成之關聯性與配套措施,有效與英語教學輔導機制結合,並將學校檢討結果納入高教深耕計畫年度執行考核之參考。
  4. 另請獲高教深耕計畫第二部分全校型計畫補助之學校,衡酌學校定位及整體發展方向提出「國際競爭」之目標,提供更多學生赴海外交換學生或短期研修,修讀雙聯或共頒學位之機會,以增進專業課程英語能力,以及專業性之國際溝通能力,追求相關學術領域之世界領先。

5

高教深耕計畫:培養學生使用及運用程式語言之能力

  1. 為因應全球資訊人員需求與程式基礎教育趨勢,厚植我國資訊國力,全面培育國民程式邏輯思維,是為促進數位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方向,106年度並以教學創新試辦計畫先行推動,自107年度起納入高教深耕計畫之「提升教學品質落實教學創新」目標中推動,分年達成30%、40%、50%學士班學生修讀程式設計課程,以期108年度全國大學校院學士班學生修讀程式設計課程人數達25萬人。
  2. 此外,本部將提供大學推動程式設計教學相關輔助措施,逐步引導學校精進落實程式設計教育,並將透過本部校務資料庫持續調查各學年度學生修課情形。

6

請學校強化原住民學生輔導機制,並支持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運作

  1. 高教深耕計畫以學生學習為核心,關注於學生學習內容,依據學生學習特性和社會背景,提供相應的學習輔導措施,以提升學習成效。為保障原住民學生就學機會並培育原住民族人才,本部持續鼓勵大專校院提報外加名額及辦理原住民專班,原民生人數自100學年度約2.2萬人提高至106學年2.5萬人,增加1成3,惟原民生休退學率較一般生高,又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環境,爰強化對原民生輔導機制,並增進學校教職員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了解,以營造多元族群友善校園,確有其必要性。
  2. 本部為提供貼近大專校院原民生需求且一站式生活、課業輔導服務,補助大專校院設置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108年已有112校設置原資中心或專責輔導單位;目前尚有42校未設置原資中心(含公立9校及私立33校)。
  3. 為提供原民生更完善服務,發揮各校原資中心功能,請學校持續強化以下事項:
  1. 整合校內相關單位及資源(相關計畫經費、校務基金等),並強化橫向聯繫,協助原資中心人力及穩健永續運作。
  2. 協調校內學務處、教務處等相關單位協助原資中心掌握完整原住民學生基本資料,以追蹤其學習成效,並給予積極支持。
  3. 結合原資中心資源,建置校園多元友善的文化環境。
  1. 另請尚未設置原資中心之學校積極規劃成立原資中心,並整合校內資源,助其穩健運作;尤以國立學校經費多來自政府補助,應擔負更多社會責任;另對目前尚未設置原資中心之大專校院,亦應指定專人提供相關服務,以助其安心就學及適性發展。

7

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本計畫係鼓勵教師以教學現場及學生學習為研究主題,與高教深耕強調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有相關,建請學校從學校整體資源及教師個人支持規劃進一步整合,俾利提升政策效益。

8

教師多元升等

 大學善盡社會責任係為高教深耕計畫目標之一,為有效鼓勵教師投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建請學校將計畫執行成效與教師個人升等職涯發展(包含獎勵機制)結合,並配合本部教師升等分流法規規範,肯定教師多元研究之貢獻。

9

建置學術倫理自律機制

高教深耕計畫鼓勵學校發展大學多元特色,部分學校以教師研究能量之提升做為學校特色之一,惟學校積極提升教師研究能量之同時,亦應培養師生良好的學術倫理涵養,確保學術活動的合宜性及合法性,以精進學術研究品質:

  1. 依據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第6點規定:「學校應訂定學術倫理相關規定,包括學術倫理規範、權責單位、修習辦法、違反態樣、處理程序、處分條款及監管機制等規定,並依學校章則訂定程序辦理後,公告周知。」
  2. 前項所稱處分條款,指學校依法定權責範圍所定處分事項;監管機制,指針對研究計畫及違反學術倫理者之學術誠信,所定監督管理辦法;修習辦法,指學術倫理教育、研習之規定。

10

新課綱實務課程、教授社群及師資生工作坊

 高教深耕計畫重視學生學習成效之提升、鼓勵大學促進教師重視教學,專注學生學習內容及培養學生未來就業能力。爰此,因應新課綱上路之各項師培政策變更,以及本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精進師資素質及特色發展作業要點,請各師培大學推動籌組教授社群、辦理師資生工作坊,以提升校內師資生對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及新課綱之理解,並增進跨領域整合之能力。

11

師資培育大學強化自然領域教師實驗教學職前教育訓練

  高教深耕計畫鼓勵依自我定位學校發展特色並重視學生學習,爰此師資培育大學以培養學生成為優質教師,自然成為師資培育大學之特色與任務。爰此,請師資培育之大學透過高教深耕計畫,研議辦理師資培育之教材教法研究,鼓勵校內教師針對自然領域師資養成之相關課程,發展探究與實作方面之教材教法,以提升師資生實作能力,強化教師實驗教學職前教育訓練,改善中等以下教育階段之科學教育教學品質。

12

大學校院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試辦計畫

  1. 考量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業整合本部相關計畫,為免學校重複提報計畫,本部將不再另案辦理大學校院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試辦計畫審查作業。倘學校現有學院規劃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請學校列入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目標一「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中「建構跨域學習環境,增加學習多元性與自由度」面向之作法,敘明該學院之推動組織、課程規劃、師資整合及招生規劃(詳請參閱大學校院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試辦計畫)
  2. 後續請學校將各學院執行情形納入往後各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執行成果,並請於校務或系所評鑑中呈現,以利瞭解各校教學創新之整體作為,並作為是否提供大學校院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試辦計畫彈性鬆綁機制之參考。

註:底線為修正或新增項目

 

二、建議學校依發展特色及人才培育需求,參考下列議題,擇定部分項目推動:

編號

主題

相關政策/推動建議

1

通識教育

  1.  本部自97年度推動「通識教育資源平臺建構與永續發展計畫」,並建置臺灣通識網(http://get.aca.ntu.edu.tw/getcdb/),提供優質通識教育課程,協助各校發展通識教育,並以「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及「發展學校特色」為主軸,審慎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並具體訂定11項績效指標,引導各校思考辦學特色、人才培育方向。
  2.  本部自108年度起委託台灣大學系統成立「臺灣教學資源平臺」,以整合通識教育學會、臺灣高教發展網絡及臺灣大學系統等既有教學資源平臺,統合數位開放平臺、教學資源平臺及教學與學習平臺,達到教學資源共有共享之目標。
  3. 建請各校積極強化通識博雅教育之品質及內涵,結合教學資源平臺各類數位資源,設計規劃通識教育之精進作為,並融入教學資源平臺之資源共享與合作交流,改善通識教育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自由度,回應學生多元學習需求。

2

程式設計/Coding人才培育(網路經濟)/電子商務

  1. 因應人工智慧、智能製作、物聯網、大數據、金融科技等新興科技趨勢,學校必須培養學生具備取得資訊、運用資訊科技及邏輯思維能力,並成為具解決問題與創新決策及判斷之人才。
  2. 自107年度起納入高教深耕計畫之「提升教學品質落實教學創新」目標中推動,分年達成30%、40%、50%學士班學生修讀程式設計課程。本部亦將提供大學推動程式設計教學相關輔助措施,逐步引導學校精進落實程式設計教育。
  3. 除開設程式設計之通識課程外,協助各院系開設符合該領域需求之程式設計相關課程,引導非資通訊相關學系學生修讀相關課程,並提供學生相關學習資源。
  4. 針對非資通訊系所學生,透過跨系所整合、跨院系所聯合、或訂為全校通識等方式開設「數位科技微學程」,培養學生以數位科技解決領域專業問題的核心能力(可參考「大專校院非資通訊系所開設『數位科技微學程』指引」)
  5. 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指導小組會議決議、行政院創新創業政策會報第8次會議決議*網路經濟人才培育。

3

媒體素養

  1. 依本部108年1月7日臺教高(二)字第1070222450號函請各校因應新型態媒體之變化,透過教材研發、課程開設、教案設計、教師社群等資源,強化媒體素養教育;亦得辦理媒體素養主題競賽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提升媒體識讀知能。爰建請各校開設相關議題課程,並將推動媒體識讀所需經費統籌納入現有計畫辦理。
  2. 本部委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辦理「高等教育媒體素養教學發展計畫」,並設置四個中心學校,協助培訓大專校院教師媒體素養教學知能,協助各校得以發展結合專業與媒體素養之特色課程。亦經營種子教師社群及辦理區域教學經驗分享會等業務,爰請各校踴躍參加。

4

創新創業/職涯課程/社會企業

  1. 鼓勵結合「大專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開設創新創業相關課程,自課程中衍生業團隊。同時聘請產業業師提供諮詢輔導,另結合校內創新創業資源及創客空間,輔以育成輔導實踐創業,以形塑校園創新創業氛圍。
  2. 創新創業會報。
  3. 青年署推展在學青年生涯輔導工作方案。
  4. 行政院「社會企業行動方案」:鼓勵大學連結區域學校資源,共同形成在地產業聚落、社區文化創新發展,培養新世代人才創新思考、回應與採取實踐行動能力;並提升大專校院創新創業文化及創業環境品質,以培育創業家精神。

5

USR/地方創生

  1. 為引導大專校院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鼓勵大學落實社會責任,教育部於107年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強化大學與區域城鄉發展之在地連結合作,藉由教師帶領學生以跨科系、跨領域、跨團隊、跨校串聯的力量,或結合地方政府及產業資源,共同促進在地產業聚落、社區文化創新發展。
  2. 「地方創生」係期許地方能結合地理特色及人文風情,讓各地能發展出最適合自身的產業,並讓年輕人口願意留住或回流,達到「均衡臺灣」目標。為鼓勵學校發揮特色及專業,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及培育地方人才、鼓勵青年(含學生)走入地方,進行自我理想實現及尋求創業可能、協助地方活化現有教育設施,促進資源有效利用,爰本部透過與其他部會資源及計畫,共同整合投入。

6

本土(語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1. 所稱本土(語言)含閩南、台語、客語、原住民等語言。
  2. 鼓勵專業學習結合本土語言教學,針對與民眾接觸機會較高、日常生活運用本土語言較為廣泛之系所(例如醫藥、護理、長照、心理諮商、社工及法律等),推動專業領域本土語言教育創新教學措施,建立學科專業術語及生活用語之資料,以利教師教學參考使用及學生多元學習。
  3. 如發行本土教育議題期刊、辦理本土議題研討會與研習活動、研發各領域之本土教育議題補充教材或教學資源、與本土教育或在地文化特色議題相關之USR計畫內容等。
  4. 鼓勵學校開設多元文化社會工作課程。

7

原住民族教育/原住民族語

  1.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獻起帆6年(103年至108年度)計畫」、教育部「原族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育4年計畫」、「原住民族教育政策會」提案:廣開與傳統知識有關課程,或開設原住民族文化與發展相關數位學習課程。
  2. 「原住民族族語師資培育具體行動方案」及「發展原住民族師資方案」:開設原住民語言文化相關通識課程、鼓勵語言、文化、教育相關系所開設「原住民族文化、語言學程」。
  3. 鼓勵學校開設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課程。

8

新住民語言/教育

  1. 內政部「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鼓勵各大學開設「多元文化教育」相關課程,提升師資生多元文化教育知能,培育多元文化課程師資。
  2. 鼓勵學校開設新住民語言課程/學程。

9

戶外教育/山野教育

  1. 教育部「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教育部推動戶外教育實施計畫」。
  2. 教育部「中華民國推動戶外教育中程計畫」:
  1. 提供專業理論上的協助,並與中小學合作,發展「優質戶外教育活動」之方案。
  2. 作為各區高中(職)、國中小學戶外教育課程教學、師資進修、活動規劃、場域特色營造等基地學校,協助區域各級學校推動戶外教育行動方案與辦理相關活動。
  1. 教育部「山野教育行動方案」。

10

海洋教育

  1. 教育部「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
  2. 「海洋教育推動小組第6屆第2次會議」鼓勵鼓勵各校運用海洋相關磨課司課程。

11

勞動權益教育法

  1. 依立法院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所提決議、附帶決議及注意辦理事項、配合勞動教育促進法。
  2. 教育部職業安全衛生推動小組計畫。
  3.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倫理」
  4. 為積極協助學生建立正確勞動意識、勞動權概念及勞動倫理,有關開設勞動教育(包括職業安全、專業倫理、職業(場)倫理等相關議題)課程一節,建請各校納入課程規劃參酌。

12

法學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

  1.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決議事項
  1. 建議大學法律相關院系所,參考國際修復式正義學院(IIRP)之作法,研發修復式正義內涵有關教材、教案;增加原住民族研究之相關課程,瞭解文化衝突案件之判斷基準。
  2. 於學士及學士後法學教育增加法律實作與實務課程,加強跨科際法學以及法學博雅教育與多元文化課程,例如台灣法律史、法律社會學、司法行為科學、人權、正義、民主、性別、勞動、原住民族法學。
  1. 法務部「犯罪預防及法治教育行動方案」、中央廉政委員會有關廉政教育之落實與扎根、中央廉政委員會歷次會議、反詐騙。
  2. 國家廉政建設行動方案:國家廉政。
  3. 聯合國反貪腐公約。
  4. 教育部推行淨化選舉風氣實施方案。
  5. 依「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6. 犯罪被害人保護方案。

13

公民教育/品德教育

  1. 「102年強化公民實踐促進校園友善方案具體措施及計畫」。
  2. 教育部「102年度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工作計畫」。

14

長期照護/人口政策

  1. 教育部「人口政策白皮書」:
  1. 辦理產學連結提升青年人力投入老人服務。衛福部「高齡社會白皮書方案」,鼓勵大詹校院開設高齡社會議題相關課程,促進青年人結合自身專業,投入老人與高齡研究發展;學程內容銜接國民教育課綱,提升青年人力投入老人服務。
  2. 終身/樂齡。
  3. 輔助科技服務/設備
  1. 「總統與關懷老人福利團體座談會」:失智症及長期照護。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函,鼓勵醫事相關學校將預防醫學、高齡醫學及照護等議題納入課程規劃。

15

性別平等教育、家庭/婚姻教育、情感教育、家庭暴力防治/兒童及少年保護

  1. 開設可提升學生性別平等意識課程或可供在職人士(含中小學教師)增進性別平等相關知能課程。
  2. 鼓勵大學校院開設性別相關研究中心。
  3. 研發具性別平等意識的職前與在職訓練課程。
  4. 研發符合性別平等原則之文化、儀典等相關文宣與教材教法。
  5. 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鼓勵大學校院開設相關課程、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

16

生命教育

教育部「生命教育中長程計畫」:鼓勵大專校院補助師生赴國外出席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或參訪活動。

17

服務學習

  1. 教育部「服務學習推動方案」。
  2. 鼓勵學校成立服務學習專責推動單位。

18

藝術與美感教育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發展多元現代公民素養*提升藝術與美感教育方案」:

  1. 鼓勵各校廣為運用藝術銀行,透過藝術品租賃的服務,整體提升國民美學素養。
  2. 鼓勵各校將相關議題納入課程規劃,及租借藝術銀行作品於學校展示空間,提升校園美感教學氛圍,營造學生體驗美感教育環境。
  3. 提供師生及鄰近社區居民各種藝文饗宴,營造親美感校園環境。
  4. 鼓勵各校聘任作家、藝術家駐校,透過駐校計畫提供穩定環境,支持藝文創作永續發展,透過教師、創作者和學生互動,提升研究能量,豐富與創新教學內容,培育學生台灣人文社會關懷。

19

文化資產

文化部「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發展」培育文化資產保存專業人才。

20

環境及永續教育/低碳運具

  1. 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2. 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
  3.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107年第2次委員會議決議。

21

食品安全/食農教育/食品營養

  1. 全國食品安全會議建言、行政院「食品藥品安全會報」會議決議、衛福部「104年度食品安全守護聯盟計畫」:
  1. 建請各校將參與食安守護聯盟前往各級學校進行教育宣導相關事宜,納入服務學習或通識教育課程設計之參考。
  2. 建請食品相關科系開設倫理課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案小組第1次會議」鼓勵各校開設食品安全議題相關課程或(學校)定期舉辦相關專題演講、宣導活動或研討會。
  1. 衛福部「肥胖防治政策─推動樂活、健康、低碳環境」。

22

藥物濫用

教育部「防治學生藥物濫用及不良組織進入校園」政策

鼓勵社工相關系所開設相關課程,及推動學生至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或相關機構實習。

23

消費者權益保護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計畫」、教育部消費者保護方案。

24

智財權保護

貫徹保護智慧財產權行動方案、校園保護智慧財產權行動方案。

25

無障礙設計、手語及聽障文化、學習通用設計

  1. 立法委員建議案

為配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研商「各級政府機關機構與學校網站無障礙化檢測及認證標章核發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會議決議:建請各校將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課程納入相關網頁設計課程(如網頁設計入門、網頁設計進階等課程),以利學生進一步的瞭解無障礙網頁開發;此外,惠請各校網站(含選課系統)開發時依循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及進行無障礙的檢測。

  1.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2. 依立法院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回應。

26

健康安全上網

教育部學生安全上網及防治不當使用網路資訊實施計畫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