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08年高教深耕計畫主冊成果

本校「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主冊計畫」108年成果重點分述如下: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107年暑期學程第一次實施後,召開二次會議檢討執行成效及訂定改善方案並追蹤執行。依據107年暑期學程
改善方案,進行現有學程的精進改善包括「利用網路線上同步或非同步的學習」、「原有之暑期見實習融入暑期
學程」、原「行動雲端服務」更改為「人工智慧學程」、原「智慧通訊應用技術學程」及「IoT系統與醫電應用
技術學程」兩個學程合併為「智慧通訊與IoT系統應用技術學程」、資工、機械與電機系合開3門彼此相關的專長
之整合性課程等措施。經過精進改善後,108年辦理暑期學程之執行成效如下:



1.108年10個暑期學程開設38門課,共130人次申請,實際修課人數共119人次,參與學系105與106學年度入學人
數共1101人,所以暑期學程課程修課學生人數比例為10.8%(超過108年原訂目標9%)。

2.修習完成暑期學程於大三暑假提前畢業的學生人數共19人。 

3.聘用45位校外業師協同教學與實作場域安排。

圖1  圖2
(1)流行病學研究方法與設計課程安排學生至賽諾菲藥廠參訪。(圖一、圖二)

 

圖3  圖4
(2) 智能機器人學與應用課程授課老師講解機器人構造與互動應用實作。(圖三、圖四)

4.弱勢學生選修暑期學習課程,補助學分費,108年共計補助9人次,核發211,500元。 

5.教學意見調查:課程結束時對學生的課程滿意度問卷顯示整體課程的平均題分多在4.4分上下,特別是在「課
程內容能提升我的專業知能」、「修習本課程能增進知識的應用和整合」以及「修習本課程有助於未來升學與就
業」三個問題上,全體同學的意見分數為4.43、29與4.36。另外,問卷調查結果提供相關開課單位與教師改進教
學,反饋至教師教學中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並追蹤改善精進教學。

6.課程具備之校定核心能力達成度:本校訂定之學生應具備之素養成為九大核心能力中,暑期學程課程主要著重
在其中核心能力「跨領域的知識與整合能力」、「自主及終生學習能力」、「創意、創新、創業能力」、以及
「解決問題的就業能力」之養成。另外,問卷結果提供給相關開課單位與教師,以作為未來調整課程內容與教學
設計方面的依據和參考。

「發展學校特色」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顧正崙副教授研發團隊的「抗伽瑪干擾素人類抗體」,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吳
旻憲教授研發團隊的「光電式細胞純化分離方法」雙雙獲得科技部107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肯定。108年9月
26日在「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創新發明館開幕典禮上,由科技部許有進次長親自頒獎。

顧正崙副教授研究團隊發現,「抗伽瑪干擾素人類抗體」能中和病患體內伽瑪干擾素,進而抑制病人的免疫
系統,達到治療免疫系統疾病的目的;有別於傳統方式由其他動物體生產所得的抗體,因種源差異會對人體造成
副作用的缺點。

伽瑪干擾素抗體是利用特殊的單一B細胞選殖技術(Single B Cell Cloning)直接由人體取得全人源單株抗體
,具有親合力強、對人體的抗原性低等特性,可以快速開發成為高藥效且安全的抗體藥物。吳旻憲教授研究團隊
共同開發一項光電式細胞純化分離方法,該項技術是在微流體生物晶片內,利用光電式生物細胞操控技術,進行
高純度細胞純化分離。在生命科學或醫學的相關研究領域,從各種生物樣品或檢體中,純化分離生物細胞是一項
基礎的實驗操作。

近年來在癌症醫療發展上,利用所謂液態檢體(Liquid biopsy)來進行癌症精準醫療已成為趨勢,其中從癌
症病友的血液中,純化分離循環腫瘤細胞(即所謂的液態檢體)是關鍵的第一步,然而礙於該細胞在血液中的稀
有性,欲純化分離高純度的循環腫瘤細胞,向來都是一項難題,而光電式細胞純化分離方法可適時的解決了此項
技術的瓶頸。

圖五、顧正崙副教授(圖右二)及研發團隊接受許有進次長(圖左二)頒獎


圖六、吳旻憲教授(圖右)接受許有進次長頒獎(圖左)


「提升高教公共性」

學生面:

1.(低收、中低收學生)就學,針對身心障礙、原住民及離島偏鄉地區持續提供外加名額入學管道,並以書面審
查為原則(醫學系、中醫系除外),不另要求參加面試,照顧弱勢族群學生入學,並加強參與招生宣導,提高弱
勢生就讀本校,108年招數人數增加至47名。

2.108(111)各類獎助學金計核發493人次,總金額5,618,846元、提供台塑企業暑期工讀機會46個職缺。

3.107年起,每年均建立弱勢學生奬助學專帳運用提撥3,000,000萬元,併教育部補助款4,088,600,共
7,088,600元,作為各年度「提升高教公共性:完善弱勢協助機制,有效促進社會流動」計畫專款運用,
支應項目如下:

       (1)提供弱勢學生學業成績優良獎學金:108年度計核發140人次佔全數弱勢學生(512)27%
        總金額1,079,000元。

       (2)提供學習助學機會:為避免學生因經濟壓力,於參加學習助學同時兼職工讀影響課業學習,自108年起
       ,每月並核發金額提升至6,000元,藉以協助提昇在學期間學識智能及畢業後就業本職學能,108(1
        11)計協助766人次、核發4,269,000元。

       (3)鼓勵修習實務課程:為鼓勵學生多選修本校暑期跨領域學程相關課程學期制,自108年起改採全額學分
        費補助,108年度計補助9人次,核發211,500元。

       (4)鼓勵參加各項技能檢定:107年計補助7人次,核發金額12,300元;108年計補助30人次,核發
        金額63,017元。

4.108(111)各類弱勢學生計512名,實施輔導計897人次,輔導比率達175.2%

5.108年計辦理18場次;另同時與台塑企業合作,推薦優秀畢業生至台塑企業優先聘用。

 
圖七、學生活動合影

制度面:

1.設計智慧儀表板支援決策:基於完整的校務研究資料倉儲,建立共37個智慧儀表板,協助學校與系所分析重
  要議題,並利用客製化儀表板協助各院、各單位作決策。

2.建立單一指標系統:完成教務處試辦,彙整校庫資料自動計算作業、本校辦學指標等資料,作為校務經營績
  效追蹤的基礎。

3.針對重要指標提供分析報表:輔助大學專業招生計畫,初步完成就學率與註冊率、就學穩定與生源高中分析
  等3份分析報表,報表中主動提供系所各項數據與分析指引,有助於同仁更了解校務研究分析的優勢。

4.推廣校務研究:舉辦3場辦學績效巨量分析系統說明暨意見交流會,對象分別為教務處、工學院與管理學院,
  與系所的交流有助於推行以分析結果為基礎的決策機制。

5.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升級:完成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改版作業,以圖表提供資料,幫助觀看者了解
  長庚大學的經營現況與特色。

圖8  圖8-2 
圖八、本校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產學合作:

長庚大學國際產學聯盟與各工業協進會共同辦理「國際智慧生醫」技術研討會,於11月22日在長庚大學深
耕講堂舉行,邀請明志科技大學、長庚科技大學、中原大學、元智大學、銘傳大學、中央大學與台灣大學等8所
學校,以及長庚醫院、聯新國際醫院兩所醫院參與,交流分享相關研究成果,協助推廣並促使相關產學合作。

今年「國際智慧生醫」技術研討會特由本校國際產學聯盟共同舉辦,此次研討會邀請長庚大學副校長許光
宏、亞聯資本創投董事何鳳玲、英特盛科技董事長陳伯綸等貴賓發表致詞,並安排11場的專題演講、壁報47項
技術、實體展出7項技術產品。研討會現場亦同時展示各參與學校及長庚醫院相關技術展品與海報,分享研究發
明成果。

專題演講的議程主題分為「生醫科技及智慧醫療」、「AI智慧檢測」及「物聯網結合健康照顧」等三大領
域。在「生醫科技及智慧醫療」部分,長庚大學王永樑副教授分享「微核醣核酸檢測平台與臨床試劑開發」,
此研究成果今年亦通過科技部新型態價創計畫。中原大學葛宗融助理教授分享「用以量測目標物運動狀態及其
磁性粒子含量之磁泳量測系統」。台灣大學李翔傑教授分享「內視鏡式光學同調斷層血管攝影術之技術開發與
臨床應用」。長庚大學崔博翔教授分享「新世代超音波脂肪肝診斷系統」。中原大學吳宗遠教授分享「屈公病
毒藥物開發與檢測試劑之研發」。中央大學黃貞瀚助理教授分享「磁電化學醫用物聯網系統於定點即時檢測應
用」此研究成果,亦通過科技部新型態價創計畫及獲得今年創新博覽會發明競賽鉑金獎項。

此一技術研討會於101年初期有六所學校參與,在106年推動北區12大工業區與桃園市及新北市14大專院校
簽署產學合作平台協議打造產銷平台,至今結合區域內各大專院校鏈結並結合兩所醫院共同技術分享交流,可
擴增與廠商合作機會,帶動學校產學動能,更促使各校院間能進行跨領域的合作,打造國際產銷平台。本校產
學成效近3年平均每年與企業簽訂產學合作案件約1百多件,本校107年透過產學合作推廣活動,產學合作績效逹
14,077萬元,108年執行至今,產學合作績效已達1億5



圖9-1  圖9-2
圖九、11/22「國際智慧生醫」技術研討會合影

USR Hub:

為解決現今社會人口結構老化的發展趨勢導致長照社會成本遽增面臨之問題,本校社會責任實踐持續盤點
場域需求,以創新課程及在地化服務模式研發下,將本校研發專業技術應用所執行之健康篩檢導入於雙場域,
透過專業師生能量導入激發場域居民發現自身對健康照護知識不足的需求,累積至今已連結9堂課程導入場域,
其中5堂依據「長庚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課程認證辦法」已核計2倍授課時數以鼓勵授課教師,參與學生共計180人

次。由師生與復興區部落耆老、教會傳道及篩檢時與居民討論後得知居民普遍缺乏正確健康知識(多數長者會
認為吃藥會比復健好)、心理狀況與健康狀況互相影響導致身心狀況差;而龜山區里民普遍認知農忙及做家事
等勞動即是運動、身體無痛即無病,即便就醫可近性高,仍不知道定期健檢習慣的重要,故本校導入職治系、
物治系及醫管系師生投入設計合適方案,著重高齡者社區參與的重要性,藉由鼓勵高齡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
健康促進相關活動,以期能延緩高齡者身體健康與認知功能的退化狀態,使其能夠保有足夠的身體功能與認知
狀態而維持其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故針對龜山區文青里社區居民需求導入健康促進活動,透過漸進式的運動
步驟讓長者循序漸進增加運動強度,也於過程中蒐集回饋意見滾動修正,在第一期執行後發現部分長輩有失智
的風險,且延緩失智亦為長照一大重要議題,故額外導入認知能力訓練課程,以健身健腦為目的設計一連串活
動,提供同時性運動和認知訓練、與老化生活再調適之課程訓練,執行至今已累積相當成果,舉辦三期運動班
,每期三個月,以每周兩天的頻率安排活動,持續介入讓長者養成習慣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使健康觀念深植文
青里居民心中,以期能發展出在地老化健康促進之社區典範模式。師生也透過與長輩互動得到鼓勵,看到長輩
認真投入及進步,讓學生知道自己在校所學可以如何幫助社會大眾,也了解高齡全人照顧的重要性,讓大學對
社會帶來有價值貢獻,培養師生具備社會責任且關心在地健康照護新世代。


圖10  圖10-2
圖十、龜山區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運動班

瀏覽數: